佛教徒可以養寵物嗎?
答:【佛說遺教經】云: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
佛教徒為何不能養寵物”的問題!對於“佛教徒能否養寵物”這個話題,有很多人都可能思考過!結果是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可以養,也有的人認為不可以養!那到底佛教徒可不可以養寵物呢?
在家菩薩戒畜貓狸戒第十五:「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畜貓狸,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註釋】
〔蓄貓狸〕:
「蓄」就是養飼,也有積聚的意思。貓性喜殺生,除捕殺老鼠外,凡一切小動物,見及必殺之,故性極兇殘。狸之形狀像狐,但體形較小、黑褐色、嘴尖、四肢短而 爪銳利、尾長,常於夜間出外捕食小動物,即家畜、雞、鴨、鵝等,亦常被害。性兇殘,喜殺生。獵人馴養後,因以捕殺其他動物。
蓄貓狸,即等於殺生或教他殺,故受戒已的優婆塞、優婆夷不可以養飼。
【旨意】
貓狸性喜殺生,若畜養即等於殺生或教他殺,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惡,與第一輕戒者然。
第十六條畜養畜獸不淨施戒:「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未受戒者,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註釋】
〔蓄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
此六種動物均供給人類勞力及毛皮、食用,服務最多。至於一切其他的畜獸,則多供給人類肉食。佛陀慈悲,基於眾生生命平等教義,受戒已之優婆塞、優婆夷自應遵循,不得蓄養。
〔不作淨施未受戒者〕:
受戒已之優婆塞、優婆夷,應將所蓄養之象、馬、牛、羊、駝、驢及其他一切畜獸淨施未受戒者。所謂「淨施」,是在布施時,不求世間的名譽、福利等的報償,以 無所求之施功德,以資助出世之善根或作為寂入涅槃之因。以清淨心而行布施,所以叫「淨施」。若為以妄心求福報而行布施,是為「不淨施」。
蓄養畜獸有礙道業之修習,若畜獸不聽調御,常生瞋恚而行打、罵、詛咒,造身、口、意三業,受戒已之優婆塞、優婆夷,應將所蓄畜獸急於淨施未受戒者。
【旨意】
蓄養畜獸以服務或供肉食,有違佛陀慈悲教義,且易生瞋恚,造身、口、意三業,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惡,與第一輕戒者然。
佛弟子如果希望飼養動物,可以參考以下的辦法:
1、別溺愛:動物生於惡道,若溺愛過分,讓其痴守牲畜之身,反是養者做業。
2、素食餵養、不要圈禁:它們能忍受的話,就是有緣向佛,若不能忍受,讓它們自由而去。
3、隨緣而來:不要主動去找寵物飼養,它們自主而來(包括:A、自己信佛之前所養;B、施主寄養;C、動物自己找上門的)
另外:
1、依照菩薩戒,不能豢養動物。因為,很多動物是肉食的,需要其他動物肉為食,養這些動物是間接殺生。
2、豢養寵物容易生情生愛,形成雜染業。寵物一般比人類存活的時間短,待到老死到來時,我們會放不下。
3、在佛教看來,任何動物和人類都是平等一如的,我們沒有權力去剝奪它們的自由。
那這樣說,佛教徒是不可以養寵物了嗎?!也不是絕對的!
在佛教裡面,應該沒有養寵物這一說,只有救助小動物們!
比如發現一些無家可歸的被他人遺棄的小動物,一些受傷的小動物,生病的小動物等等!
可以把它們帶回家細心照料,等到它們身體康復,或找到相關部門收容,那就應該讓小動物們生活得更好。其實更好的方式就是放生。
不過也不能麻木放生,如果一些在人工情況下養大的小動物,是不能放生的,那樣放生就是等同殺生。
此時又找不到比你家裡更好的生活環境給它們,這樣的話,你可以長期照料它!
但我們不能把它們視為“二等公民”,拿它們取樂,捉弄它們等等。應該精心照料,直到它們往生!
辯經有什麼好處?
【答】辯經是開智慧的一種方式,也是讓我們的佛法更上一層樓的途徑。佛陀在世的時候就有辯經了,佛陀常常與一些外道學者一起辯論。後來龍樹菩薩和聖天菩薩等出現後, 也用辯經的方式降伏很多外道學者。
五 世紀時,陳那論師造《量經》;七世紀時,法稱論師寫了《釋量論》釋義。當時,在印度,那爛陀為最大的佛學院,佛教很多學者和論師,都是在這所學院裡培養而 成。這間學校主要學的是各種經典與五部大論,其中也包括《釋量論》(教導辯經方式)。那爛陀的學者各個學富五車、樣樣精通、辯經無人能比,所以當時佛教在 印度獨一無二。 佛教從這所學院傳到西藏和中國,那時佛法宏揚天下,無數的眾生得到了解脫和安樂 。八世紀中葉,佛法傳至西藏,與原來盛行的苯教產生一些衝突。從印度請來的學者,以辯經方式破除他們的邪見,於是,佛法如陽光般照亮雪域高原的每一個角 落,從此,藏人對佛法產生很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虔誠。
後 來,一位西藏學者恰巴曲桑,依著《釋量論》開創《攝類學》等一些辯經的規則。 十四世紀末,西藏著名的學者宗喀巴大師和他的徒弟傳承下來,到現在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然後,辯經漸漸盛行於整個西 藏,成為不共而具有特色的西藏文化。 《攝類學》是五部大論的前行,若不懂《攝類學》,很難判斷和理解五部大論的內涵 。修行的人往往要有一個很正確的見地,辯經能磨練出經典中最深奧的精髓。對於一個修 行者而言,辯經是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辯經也可以增加智慧與想像力,能通達因果、善惡、常與無常、量與非量等很多觀念,也能增加判斷力,變得又快又敏銳。 佛果不是一步登天就能達成,需要累積很多資糧與前行,才能得到究竟的果位。所以 《攝類學》是最好的開始。
by 塵緣
錯誤的想法“儒佛道是一體”
【回复1. Chia Zeng Hui】儒佛道不一樣。儒重入世,修身;道入世,也出世,煉丹;佛從入世到出世,超生,因果。
【回复2. 鄭光傑】儒与佛教教义差的远。儒家以人为本,佛教以生命为根。举一个例子,儒家认为四十无功名,是可耻的,祖先全部抬不起头。但是佛教则是舍功名不求,不贪等等。许多人不懂,以为三教可以合一,合一后怕是变成三教九流,那就可悲。
佛教提倡吃素也与孝有关,吃素除了是发慈悲心,也因为怕吃到宿世父母,这孝生慈有悲,儒家是没有的呢?儒家只拜先祖,没有想过如何让先祖离苦得乐,让这层面上孝狭窄了,难与佛教比。儒家只有一世父母,佛教却是一生为父母,世世代代得为孝。
【回复3. 天任居士】佛 法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宣扬博爱众生,大公无私的思想。而儒家主张孝道,极力宣扬偏爱父母,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观念。是问:人人只爱父母、家人、谁来关爱他人呢?在古代儒家思想是正统学说,没有人敢提出反对意见,但是这种思想会导致老百姓变得自私自利,因此佛教中人有见及此提出另一种孝道,说:
“一切众生是你过去多生之父母,所以你要关爱一切众生。”
如今有的法师上台不说佛法,却大说儒家经典,这是否真正之佛教徒呢?
【回复4. 塵緣】佛家本來就是一個獨立至高圓滿的體系,根本就不需要藉助有漏的儒家與道家做其根基。
儒 家的孝:春秋時期的郯子,生性至孝,父母年老都患有眼疾,他特別傷心,到處求醫。聽說鹿乳能治好雙親的眼疾,他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中。獵人誤認其 為鹿,正要舉箭射他,他趕緊大叫,並將實情相告。獵人聽後非常感動,想辦法給他弄來鹿乳,並護送他出山。古代有這樣孝子,而現在有沒有呢?很罕見。 2004年有個人把腎捐給了母親,這在當時轟動一時,感動了很多人。但古代並不是這樣,那時人人對父母都特別孝敬。
或許有人問:「儒家思想提倡孝道,後世有《二十四孝》等許多故事。可這孝順之舉,佛教有嗎?」
佛教不但有,而且遠遠超勝,更不可思議。如虛雲老和尚,他為報答亡母深恩,吃盡了千辛萬苦:首先三步一拜,一心發願朝拜五台山,以此功德,回向母親早脫 輪回。在這個過程中,他兩次凍僵在冰雪中,感得文殊菩薩化身救他脫險,三年後才到五台山。後來又念未見母親現身,不知是否離苦得樂,他又在阿育王寺拜佛陀 舍利、燃指供佛,一心求見母親一面。結果一天在夢中見母現身,得知母親已轉生淨土。
以這種偉大的行持報父母之恩,在儒教中很難見到。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父母活着,應以禮承事;死後,要以禮埋葬,並於逢 年過節時,以禮祭奠。所以,他們對父母的報恩僅限於此。然佛教可謂更上一層,蓮池大師雲:「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只有讓父母徹底離苦得樂,才成就了 真實的孝道。
在佛教中,一個人要想往生極樂世界,首要條件就是:「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可見,「孝養父母」是最基本的善法。要了解孝,就應深 入佛經,像《父母恩重經》、《盂蘭盆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都可以稱為「佛門孝經」,經中詳細描述了父母恩重難酬,做兒女的應如何報答父母深恩。佛陀 還親口說:「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因此,人想學道,孝順非常重要。
而孝順方式,佛教的與世間的有很大不同。佛經雲:「飲食及寶,未足報父母之恩。唯導父母向於正法,便為報二親也。」意思是說,以金銀財寶、飲食衣物供 奉,不能圓滿報答父母的恩德,唯有引導他們行持正法,才是真正報答了雙親之恩。有些道友以前常讓父母不高興,也做了讓他們傷心的事,現在懂佛教的道理後, 就應該行持善法,並把善根回向給他們——這是我們的報恩之舉,是最圓滿的!
敌军侵略能为了自卫而杀对方?
抗战杀敌是否与佛教不杀生戒相冲突?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疑问,古往今来很多高僧大德给出答案,我们来看济群法师怎么回答。
问:佛教说不杀生,但如果敌军侵略的话,我们能不能为了自卫而杀对方呢?
答:佛教戒律,分声闻戒和菩萨戒两大类。五戒是属于声闻戒,受了就不能杀,这是受戒时所作的宣誓和承诺。当然,如果你觉得生存或者物质利益高于一切,别无他求,那怎么做就是个人选择了。但若觉得人生还有更重要的目标,就应以戒律作为行为标准。
所以说,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取舍,是以生存高于一切,还是以修行重于一切。
此外,佛教还有更高的菩萨戒,不仅要止恶,更要行善,要利益一切众生。作为菩萨,可以毫无保留地布施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如果有这样的发心,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为利他而开杀戒或是其他,这在《瑜伽菩萨戒》中有明确说明。
比如菩萨看到歹徒要杀死很多人,可以为保护他人而将之杀死。但这也涉及发心问题,若只是像侠客那样嫉恶如仇,仍属凡夫心态。身为菩萨,不仅要关心被伤害的 人,即使对现起杀心的歹徒,也应生起极大悲悯。想到此人将造作深重罪业而堕落恶道,为使其免遭未来苦果,宁愿自己将他杀死,宁愿自己堕入地狱,也不使他造 下重罪。
果能本着这样的悲心行动,不但不犯戒,而且功德无量。所以说,对于外族入侵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心和所受戒律来衡量。在特定情况下,菩萨可以抵御外族入侵,前提是以慈悲心去做,为利益更多人去做。
如何教人學佛?
【答】导人学佛,最怕误导,这样会断人智慧。导人学佛应该幼稚园就教123,小学就教加减乘除,中学教理科,大学写论文。绝对不能跳班小学就教之论文,例如初学者连最基本的因缘果报、业、轮回都还没有概念时,应该尽量避免谈到超越生死苦海,到达不生不灭的究竟解脱境界。有不少人误信诚心念佛就可以进入涅磐,不必了解经藏,这也是错误的说法,还没有到这个境界的人,不管怎么诚心念佛,都念不出究竟,就像众所周知数学可以方便计算,但是不懂加减乘除,是无法计算的,就像会念1 到 100,不等于懂理科一样的道理。
無常是好是壞?
許多人誤解了無常的定義,認為這是去世、死亡的代名詞。無常(梵文:མི་རྟག་པ་),佛教術語,字面意義為變異,指為世間萬物及一切有為之法,都會發生變異,是不會常存的。因為有無常,人才會生、長、老,小孩子才會長大。想想看,如果沒有無常,小孩子永遠是小孩子,老人永遠是老人,這是多麼怪像的世界?同樣的,如果沒有無常,愚笨的人願意愚笨,聰明的人永遠聰明;富貴的人永遠富貴,貧窮的人永遠貧窮,這是多麼沒有希望的世界?無常不可怕,好的人會變壞,同樣的壞心地的人也有機會變好。這就是無常。無常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是一種變相,在無常中一切事物皆有生、住、異、滅的過程。
佛說世間法都是對立的(50對50),有男就有女;有好就有壞;有生就有死;有始有終,事有好壞。
所以,無常一詞不是迷信之說,而是一種法則。了解無常,就不會有爭執,因為只需要換個角度,事情就不一樣看法了,也不會執著。
為何誠心念佛也難成佛?
誠心念佛與誠心佛學不同。念,意指常常想的意思。
誠意指真心、誠懇、誠樸、誠實、誠摯、忠誠。誠心念佛沒有不好,這也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問題就在誠心念佛只是念,而不是學。
學意指效法,鑽研知識,獲得知識,例如讀書獲得知識。
念與學的不同點是,學需要信→解→行→證,用簡單的話來說,我做了佛教徒。信仰了佛教以後(信);就得認真去研究佛學,瞭解佛的理論(解);知道佛的真理以後,還要進一步地去實踐,照著佛的教導去修行(行);這樣,精進不懈,貫徹始終,最後一定能夠得到涅槃的快樂,(涅槃,就是沒有疑惑、煩惱、超越了生死的意思),親自證明了佛所說的一切道理—— 眾生都是未來的佛,終有一天都會成佛(證)。
因為只念而不去了解要下的功夫(信→解→行→證),当然无法学佛有成了。就好像佛陀也是通过累劫世的修行才觉悟,而不是一念佛号就成佛。可以一念佛号就成佛的人,肯定也是经过了累劫世的修行结果。所以,不妨先观照自己,想要念佛号得成佛,你有没有这个能耐,要不然捷径变穷途末路,穷一辈子念而不得究竟,就是白搭了。
佛教有大小乘之别嗎?
「乘」是運載的交通工具。用來比喻佛法像舟船,可以載人從此岸到彼岸(超越生死苦海)。
大的船載的人多,叫「大乘」;小的般只能乘載少數人,所以叫「小乘」。
佛陀說法,並不劃分「大小乘」。大乘是後代因時因地的不同,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與弘法的需要,而演變、發展而來的。
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人類思想信仰的土地上,撒下了佛法真理的種子,數量有「八萬四千」種法門之多,其中有大乘也有小乘 的。由於種子的萌芽、生長需要條件(日光、水分、養分的眾緣),而「小乘」就是最先萌芽的種子;至於世尊離開人間五百年後才成長的,我們就稱它叫「大乘」 了。(參閱:「般若心經入門」第53~54頁)
一般說來,印度的佛法經西藏到中國,再傳日本、韓國,叫北傳(北方)佛教,因為側重利他的精神,所以屬大乘佛教。另外;阿育王以後,傳播到印度南部、泰 國、緬甸等地的佛教,叫南傳(南方)佛教,因為側重自利的精神,所以屬小乘佛教。(參閱:聖嚴法師著作——「正信的佛教」第11頁)
其實南傳小乘佛教,只要「立足人間,胸懷眾生,放眼十方」,就是大乘行者;同理北傳大乘佛教,如果只求往生西方,拋棄眼前苦難娑婆眾生於不顧,那跟 「自了漢」的小乘作風,又有什麼差異?所以有人反對這樣的看法:中國的大乘佛教,一定比南傳的小乘佛教高明。反而認為中國的佛教「嘴巴說的是大乘,行的卻 是比小乘更不如的『極小乘』。豈能不引起我們深切的警惕與反省?
小乘佛教以為只有依照佛陀當年訂下的規矩、戒律、方法去實行,甚至認為一定要出家,自己才能修成正果,而佛教才不致滅亡。大乘佛教反對只有出家的僧侶才能 開悟證果;認為興隆佛法,一定不能因故襲常,一成不變,否則個人的修持滯礙難行,整個佛教也會因而衰微。因此主張只要掌握佛教的精神,卻不妨改變外在的形 貌。
小乘─比較重視自身的修行,並且希望個己能夠早日獲得解脫,偏重「獨善其身」。
大乘─比較重視佛法的宏揚,希望眾生跟自己能同時獲得解脫,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偏重「兼善天下」。
大小乘都是「濟世的舟筏」,彼此是可以相輔並存的。所以小乘不必否定大乘;大乘也不必鄙視小乘。因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舉一例來說明「大小乘可以相輔並存」:
社會上,有的人喜歡努力賺錢,有了經濟基礎之後,再來救濟貧苦(喻小乘);也有人不必等到有錢,現在就隨時隨地布施助人(喻大乘)。不管如何,這兩種人都對社會人群有益,因為想法雖有不同,助人的理想卻是相同的。
常常有人認為小乘的阿羅漢太自私自利,只想證果不想度眾生。其實這種指責並不合理,為什麼呢?因為阿羅漢已截斷生死之流,證得六神通,既然具足「宿命通」 ─知道眾生都是自己過去無窮世代的父母、兄弟、兒女……能不立刻投入救生的行列嗎?所以小乘最後必然匯歸大乘,我們何必杞人憂天或妄加批評?
最后,我還是要再三闡明——佛法無大小之分,只有心態問題!(合十)
何謂事?何謂理?
何謂從事入理,從理入事?
誦經、念佛、拜佛、做善事等有為法,即為事。(有經典可誦,有佛號可念,有佛可拜,有善事可做,這個都是屬於“事”。)
如果能用心性來修,安住實相(實相,就是空性,三輪體空的意思,也就是說,沒有能修行的我,也沒有所修的法;沒有能念誦經典佛號的我,也沒有所念誦的經典與佛號;沒有能做善事的我,也沒有所行的善事)念而無念,修而無修,寂然無為,這就是理。
佛說,精進不懈為修學佛道之根本,如果能在日常有為的「事」上精進修行,自然就會逐漸與諸法實相之「理」相契,而進入寂然空性。一念不生,這就是禪宗所說的,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清涼國師云:「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法無不歸還此法界。」念佛由此念,誦經亦從此誦,修而無修,念而無念,能所一如,這樣就是無功用行,才是真正的大用功、大精進。
何谓不二法?
「不 二法」,是沒有對立的意思。世間法都是對立而存在的,也就是說,有黑就有白,有對就有錯,有善就有惡,其實這些黑白,對錯,善惡都是緣起而有的,佛說凡事 緣起而有的事物,都是無常的,其性本空。所以執著有,是錯;執著無,也是錯;執著沒有「有無」,也是錯,因為心中還一個「有無」
「不二法」是一種活潑不沾邊的法 。
什麼是如来藏?為什麼如來藏也稱為“秘藏”?
「秘」是秘密,由於眾生不能明了,不能理解,所以稱之為秘密。「藏」是含藏在自性裡的「寶藏」,也就是佛性的意思。
「地藏」二字,就是心「地」如來寶「藏」。心地如來寶藏就是「佛性」,也就是「自性」。
如何才能開拓我們的自性如來寶藏?必須要通過有層次的佛法教學,也是唯一的途徑。
學佛,最忌的就是好高騖遠,想一步登天,到處亂抓,沒有次第的學習,就如佛典故事中那位愚人一樣,只重視第三層的建設,而惘視第一與第二層的基礎,結果欲速而不達,整座樓因此倒塌了下來將他活生生的給壓死。
Article by 塵緣
問答精選持續增加中,
歡迎時常到來瀏覽共修。
3.什麼是如来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