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相信因緣果報嗎?
常聽一些人說:
「我每天燒香拜 佛,為什麼身體多病呢?」
「我信佛如此虔誠,為什麼錢財被人倒了呢?」
「我吃齋念佛,為什麼生活感到不順利呢?」
「我每天打 坐參禪,為什麼命運多舛呢?」
我聞言不禁覺得奇怪,佛門不是保險公司,只知道一味祈求佛菩薩加被,自己的言行卻違背「因果」,怎能得到好報呢?所謂「種如 是因,得如是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經濟有經濟的因果,我們不能錯亂「因果」。想要身強體健,必須注重飲食、運 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想要事業成功,必須精進勤奮、把握機會、分析市場趨勢;被人欺騙,應該先檢討自己是否貪小便宜,傷害別人;遭到扒竊,應該先反省 自己是否太過招遙,將錢財露白,甚至或許前世有欠於他。
也常聽一些人說:「某甲經常布施行善,但是為什麼如此貧窮呢?某乙為非作歹,為什麼這 麼富有呢?」經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因果業報有現報、生報、後報,就好比植物有春種秋收,有一年生,有多年生。
「因果」業網 比植物的生長因素更為錯綜複雜,之所以遲速不一,輕重有別,其間的「緣」也很重要,好比一顆種子,即使再好,也需要沃土、陽光、空氣、水分、剪枝、施肥, 才能茁壯成長,開花結果。世間之事亦然,一個人具有才華固然是一個好「因」,但也要加上好「緣」,才能得到好的結「果」。一個人素行不良固然是一個惡 「因」,但如果能加上一些好「緣」,也可以改變因與果之間的關係,或許會減輕將來的惡「果」。所以,當我看到一個人才,總是在心裡想如何給他一個好的因 緣,讓他能夠早日成就;當我看到冥頑眾生,也常思如何循循善誘,給他改過向上的機會。
社 會上有些人見到親友的輝煌成就,不但無視於這是多少「因緣」的耕耘得來的「結果」,卻在一旁說風涼話:「他不知道用什麼手段發了這筆橫財!」「他不知道 怎樣攀緣上司,才獲得陞遷!」甚至有些人看到正信宗教蓬勃發展,不但無視於宗教淨化人心方面的成效,卻帶著嫉妒的心態大加撻伐,貶抑抹黑。每當目睹此情此 景的時候,心中不免感慨萬千,一個社會如果連善美的宗教都容不下,如此惡「因」還能奢求進步發展的善「果」嗎?
佛教的「十來偈」說得好:
端正者從忍辱中來,貧窮者從慳貪中來,
高位者從禮拜中來,下賤者從憍慢中來,
瘖啞者從誹謗中來,盲聾者從不信中來,
長壽者從慈悲中來,短命者從殺生中來,
諸根不具者從破戒中來,六根具足者從持戒中來。
短 短數語,說明了禍福窮通的緣由,所以了解「因果」可以助人樂觀進取。像我一位朋友生來就歌喉五音不全,說話鄉音難改,這是與她宿世「因果」有關,如果她 明白了,便不會惱怒生氣與灰心失望。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說:「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雖然宿世的惡業形成 今世的障礙,但我深信只要肯耐心培養當下的善緣,改善過去的惡因,未來必定有無限的希望。
中 國諺云:「順天則昌,逆天則亡。」「天理昭彰,疏而不漏。」世間一切成敗得失、成住壞空既不是鬼神所能操縱,也不是權勢所能左右,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因果」法則。佛教的精義在明因識果,佛教的目的在教化人心,所以信仰佛教很好,明白「因果」的道理更好;明白「因果」的道理很好,奉行「因果」的法則更 好。
所以,我說:「你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以不信因果。」
如貓捉老鼠,這亦可說是因果嗎?
2014年1月4日 发布于“竹窗随笔”
作者、整理:尘缘
問:佛教時常說因果,如貓捉老鼠,這亦可說是因果嗎?是不是前生老鼠食貓肉,故這一生因果循環,反過來貓食老鼠之肉,互相冤報?
答:因緣果報錯綜複雜,我們凡夫不能思、不能議,即使是十地菩薩也不能完全了知,所以【 佛說:「因緣果報不可思、不可議,惟佛與佛乃能究竟。」】因果雖然錯綜複雜,然仍應相信。若不信因果就不會學佛,相信因果同時,也就相信修行的因、可以成 就脫離三界的果;相信修行的因、可以成就証得菩提的果;相信修行的因、可以成就往生十方諸佛淨土的果。
凡夫的因果叫「如是因,如是果。」沒有修行的人,在前世殺了人,也許那一生被國法制裁坐牢或被判刑,死了下了地獄,輾轉到餓鬼道、畜生道,又回來當人。現 在遇到怨家,照樣要受一刀抵一命,這叫「如是因如是果」。因為沒有加上修行的緣,所以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到了就一定受 報。
大智度論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那就是說,業是可能被消滅的。不管我們過去生造了多少業,後來聽聞佛法,一念向善,開始修福彌補,並遠離惡緣, 造作許多善緣。就算在修行過程中有很多惡緣,也要甘心承擔,並把所修一切福德、一切功德迥向給怨親債主,呼籲他們與我們一起修學佛法,邁向解脫大道,這就 是我們在改變因果。
因為如此,【再加上很多的善緣,果報就會改變】,所以,對於精進的修行人而言,「如是因」,所產生的就不是「如是果」。因有不同的緣加入後,使果報變化萬 端,難以具說。所以修行不應消極。透過修行,修十善業,再把福德迥向、修行功德迥向,怨親債主多多少少會受我們影響;我們過去生所造的惡因種子也開始變 化。如果我們加上許多善緣、淨緣,這個果可能變成淨果、善果,而不再是惡果。
修行人要深信因果,相信我們通過修行可以改變過去所造惡因即將形成的業報,相信我們的修行必定可以如願往生極樂、或諸佛淨土、或親見自性彌陀或能得到上品上生。
另外,我們也要相信:【修學解脫之道,必定不離因果。】可能有人認為,既然究竟解脫不必受報,就是遠離因果了,事實並不見得。因究竟解脫後遲早要迥小向 大,修菩薩行,修菩薩行即有五陰;如果惡因沒有轉變,終究要受報,所以還是不離因果。今天之所以究竟解脫,是因為過去生所種的善因、淨因,加上今生和過去 生修學佛法的各種緣,所以今天能成就解脫的果報,還是在因果法則中,所以應當要深信因果。
问答篇
【问】大功德可以抵消業障?
【答】當果還未成熟時,可以趕緊在「緣」那下功夫,譬如種下了惡種子,本來就應該得惡果的,但我們如果能早日覺悟,在惡果還未來之前,趕緊廣修功德(種善緣),惡種子縱然還是惡,但由於善緣功德夠深厚之故,本來應該承受的惡果也就慢慢轉形變成「重業輕報」了。
【问】“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有一個殺豬的屠夫,經過佛陀講課的時候,聽課。然後放下他的刀,成為弟子。有一個笑話說:一個和尚,一個殺豬的,那一個比較快成佛? 殺豬的。為什麼? 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答】所 謂放下屠刀,即是「轉識成智」,「回頭是岸」同等意思。立地成佛,是「理」成,因為屠刀放下(覺悟)的開始,即是眾生成佛的開始,如果不放,就永遠不得 成。所以說能不能成佛,就看你放與不放,如肯放,一定能成。以上所说的是「理」,現在來說「事」,屠刀殺害眾生的生命,將來一定要受報,如果一旦聞聽因果 而放下屠刀,大作佛事(廣修功德),悔改之初,即是成佛之始。若能依教行持,改天必登佛位。
【问】“假使百千劫, 所造業不亡”何議?
【答】其實這個句子總共有四句: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
“假使百千劫”
不論過去生,多少時間,百千萬億年之前;
“所作業不亡”
我們所做的一切行為種子不會消失,也不會滅亡;
“因緣會聚時”
一旦因緣聚合的時候;
“果報還自受”
我們就要受果報了。
我們所做的一切行為,在物理世界也好,精神世界也好,凡做過的事都會儲存在我們的第八識裡,不論過了多少百千萬億年,一旦因緣成就了,果報就來了。
因果這些,都是迷信,毫無科學根據!
所谓迷信,是不辩是非、不求真理、不知究竟、不分善恶就盲目附从,例如杀人祭神,宰牛羊鸡鸭众生命拜神,用金银、淫乱企图贿赂鬼神,借鬼神做伤天害理。
所 谓科学,是人类的智慧集聚与探讨,从已知求证未知。当代科学不可否认比中古进步,但是科学了解了宇宙奥秘?无所不知了?西方的外道,说地球是方的,太阳是 绕着地球转的,地球是宇宙中心,其实都是谬论。但是佛陀说宇宙是无限的,天外有天,世界之外还有世界,早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转,宇宙有亿亿万万星体星球。佛 经几千年前已经说了一滴水也有无限生命(细菌),科学也是在十八世纪才发明了显微镜看到细菌。华严经就有说“如因陀罗网世界。因果律说的就是宇宙的循环法 则,凡是必有前因后果,有生之因缘灭之后果。
(虛雲老和尚1840 年8 月26 日-1959 年10 月13 日)
【问】“緣”重要嗎?
【答】佛說:三心不可得,一切皆緣起。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因要成為果之前,一定要有眾緣和合才能成就,缺一不可。今生一個撞死了B,B 來世未必一定會撞死 A,因緣果報必須仗「緣」而生。
【问】六道眾生是如何形成的呢?
【答】依華嚴經所分類的世間和世尊所說法的內容來看,我們這世間是依業報所形成的六道世間。當光音天人來到世間開始吃起地肥的那一剎那就是新的“業”的開始。
閱讀完畢返回導航目錄
【问】什麼是“業緣”
【答】和業相關的“法”(第四定義),就叫作“業緣”。因業緣所引出的 果就是業報,這些因果也叫“異熟”。世尊說業有善業、惡業、無記業,無記業或稱不善不惡業。世尊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囑般若空相的重要,而凡有思惟造作的業,都不清淨,故而離般若更遠。
修善業可得愛果、若造惡業是非愛果(不可愛就是惡果);無記業或稱不善不惡業是我們造作的一切行為,它不是善的,也不是惡的。比如走路,扒癢,這其中無善亦無惡,那只是你身體癢,就很自然,很習慣的扒了一下,這就是無記業。同樣的如果行善而後悔, 則沒有善業報,或行惡後公開懺悔並且今後改正不再犯惡業,那也會沒惡業報。
【问】業的定義
【答】業有三種含義:一者、造作;二者、行動;三者、做事。佛教用語中的「業」特別有「造作」之意。我們起心動念,對於外境與煩惱,起種種心去做種種行為。行為可分為身, 口,意:用身體去做,用口去講或心裏在想,這些都是行動,稱為造作,也稱為業。這樣的一個造作過程,就會招感到將來的果報,從果報來看它的原因,就有所謂 業的因;從業的因到業的果報,就有所為的業力,既是說由業力與外緣配合形成果報,就是所謂的業力。
【问】什麼是業因?
【答】我們再造作時,所做的行為,以及所做的事,稱為業因。業因真正的來源是煩惱,沒有煩惱,我們就不會造作,故煩惱才是造作(業)的真正之因。
【问】什麼是業力?
【答】我們造作的行為會形成一股力量,將來使我們承受各種果報。比如說我們罵人一分鐘,這一行為(業因)一分鐘後就已消 失,但他有力量存在著,到將來有因緣時,它就形成果報,此稱為業力。業力本身沒有控制者,沒有主宰者,是行為本身形成的力量。比如說天下雨,大地自然被它 淋濕,它有一股令草木旺盛的力量存在著;我們造作各種行為之後,自然會形成一股力量,將來我們就得要承受各種果報,此為自然界的現象。
【问】什麼是業果?
【答】既是業報。我們過去造業,因緣成熟,就形成果報,稱為業報。有了業因,就形成業力,但未必既有果報,因為業力形成 果報,要依賴外在的因緣來引發,所謂因緣成熟,既是業力(一般人所說的業因)與眾緣配合,而形成果報的;如果沒有眾緣,就不可能形成果報。故經中常說: 「若經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這是佛教中一個很著名的偈語,它的意思是:我們所做的行為(業因),形成了業力,它需要眾緣來引 發,才會形成果報。如果業因沒有形成果報,它的勢力可延續到千百劫之久,等到因緣會遇成熟時,我們必定要承受那個果報。
【问】什麼是身,口,意三業?
【答】業的種類,解釋如下;
-
身業:身體的行動是一種造作,故身體的行為就是身業。
-
口業:用心驅使口講話,是一種行為造作,故講話是口業。
-
意業:我們的思想,也是一種造作,故驅使心去思維事物,就是意業。身,口,意三業的真正造業的主因是意,也既是我們的心。故有身,口業,必然會有意業存在,有意業未必有身,口業。
【问】什麼是「一人得道,九祖升天!」?
【答】「一人得道,九祖升天!」並不是佛說的。那是後來祖師們說的方便語而已,只是志在告訴我們,出家修行的功德不可思議。因果這東西,本來就是個人吃飯個人飽,各人修行各人了的,因果是已做不失,未做不得的事。目犍連救母正是在說明這因果關係,要知道目犍連修行雖然已經得證阿羅漢果,但其母做惡還是同樣要受果報。同樣的道理,如果祖先做了惡事,那是祖先自己承擔惡果,與子孫無關!所謂「祖先做惡,禍延三代」根本是無稽之談! !
问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