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马来西亚佛学网

钻石与佛性

Article by 鄭光傑
很多人误会佛陀说的 “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佛性”,结果以为自己就是佛。
其实佛陀的意思是,你虽然具备佛性,仍然需要去学习开悟才行。
打个比喻,一块金刚石不经过开采与工业分割、打磨,是不可能成为钻石,金刚石是无法自己发出耀灿生辉的光芒。

 

众生都具备佛性,但是仍然要自己发掘(学佛与开悟),所以千万别听信那些附佛外道与邪知邪见的说法,认为不学佛、不看经、不念经、不信解行证也可以成佛。 我敢担保不学佛、不看经、不念经、不信解行证,尤其不信解行证最重要。如果不学佛而等自己开悟,几亿亿亿年后仍然人不是人,鬼不是鬼。

 

同样的,钻石也有分等级。学佛了不要高傲、不要自满、不要裹足不前、不要贪图现在的成就,要不然你只能是人工制造的合成钻石,而不是净度FL - “Flawless” 的无杂质。

阿弥陀佛(合十)。
想想看佛陀个人的努力吧,佛陀也是经过累劫世才福慧两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圆满。从这你就知道,天下没有天掉下的午餐。

 

閱讀完畢回到導航目錄

 

双手合十(合掌)代表什么意思?

Article by  塵緣

印度传统社会中,双手合十用来祈祷、祝福,或者表示感谢。合十也是佛教常见礼节之一,僧侣之间常用双手合十问候对方,而信众看到佛菩萨像时,也都双手合十 表示尊敬,一般配以其他礼节,比如五体投地、顶礼佛足、磕长头等。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在佛教教义中,合十(也叫合掌)有何具体说法?是否还有什么秘密含 义?虔诚合掌礼佛拜僧又有什么功德福报?

曲躬合掌,低头弯腰,虔诚问讯,表示内心的恭敬。

 

“合掌”有几重含义:一个是表示福慧两足。十个手指竖起来,表示十度:施、戒、忍、进、禅、慧、方、愿、力、智,十度。前五度属于修福德,后五度属于修智慧,合起来的时候就是福慧双修、福慧两足。

合掌当胸,也是表示向于中道。合掌,也是表示一心不乱。

 

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空心掌似含苞待放的莲花,恭敬合掌就表示以莲花供养三宝。

 

凡夫不遇佛法,被假象所惑,心时时向外攀缘,不能反归自性。手有向外抓握器物的功用,代表“攀缘”。杀、盗、淫、酒,皆赖于手。凡夫什么都想抓,抓名、抓 利、抓权,越多越好,是“贪”。又,手要伤人坏物,这是“嗔”。还有,手会胡乱地伤人坏物,这是“痴”。现在双手相合,而且是掌心相合,非掌背相合(抓东 西用掌心),代表止住双手的妄动,收敛放逸的身心,就是息灭“贪、嗔、痴”也。又,掌背为外代表外境六尘,掌心为内代表觉心菩提,合掌则代表背尘合觉,为 修行解脱之路。而成就佛果,则改合为开,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时,表示放光接引、普渡众生。

 

佛教徒合十礼佛、念佛是为了向佛菩萨表示恭敬。
合十是对一切三宝的恭敬行为。

 

军人见到长官会行礼,服务员见到顾客也会鞠躬,这些世间行为都是为了表达恭敬的意思;所以佛弟子对三宝表示恭敬的合掌行为,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事。许多佛经 都宣说了恭敬三宝的功德,如《法华经》云:“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因此,今后大家在遇到三宝时,最好双手合 十,如果双手合十不方便,可以单手作礼,如果两只手都腾不出来,可以低头敬礼。

民国时期,曾发生过一件奇事:江苏泰兴县有一个性情凶厉的人,民国十三年他得了一场重病。临死前,他遇到一位云水僧,僧人对他说:“你平日作恶多端,死后 会堕为猪身,要赶紧忏悔。”这个人非常害怕,就以左手向僧人作礼。僧人说:“只此一手诚心礼佛,这只手便可免猪形,也可因此而免除一刀之苦了。”不久这个 人就死了,正巧邻家的母猪生了一只小猪,这只小猪的前左脚是人手形,走路时这只脚不着地,并时时对人如作礼状。他的家人花钱将小猪买回来,后来送到上海宝 华寺的放生园。当时上海各大报馆都刊登过这则消息,有些照相馆也拍了这只小猪的照片。

 

在这则公案中,此人死后虽然堕为猪,但因生前对出家人单手作礼,所以生有人手,由此避免了被屠宰的命运。当然大家别误会我讲这个公案的目的,如果能用双手合掌,就不要偏偏以单手作礼。

 

外在的行为能反映内在的恭敬心和信心,佛教徒不能离开对三宝的恭敬心和信心。听了恭敬三宝的功德后,道友们应当经常做恭敬三宝的行为,最好将这样的行为融入每天的生活。

 

閱讀完畢回到導航目錄

 

感悟

Article by 塵緣

  1. 人應該抱持「我要的不一定是別人要的,別人要的不一定是我要的」的觀念,這才是真正獨立的人格。

  2. 「想要」是貪得無厭的追求,不但使自己非常疲累,非常煩惱與痛苦,也會對別人造成極大的困擾。

  3. 只有自己的事,可以隨自己的意念,大眾的事,就必須以大眾為重。

 

相對的世界

Article by 塵緣

沒有凡,就沒有聖;
沒有黑,就沒有白;
沒有迷,就沒有悟……
這本來就是一個相對的世界,對錯,好壞,是非,黑白,迷悟,凡聖,本來就是一體的(不二)。就如六祖慧能說的~『佛出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尋兔角』。
要知道,如果我們沒有「貪嗔癡」,要怎麼修「戒定慧」呢?沒有「塵埃煩惱」,怎修「清淨無為」?從沒有「執著」,怎麼學習「放下」?要「放下」,手中必須要“有東西”,要有“所執物”,你才能“放下”——手没拿東西,你放下什麼?
所以修行過程,就必須學習神秀所說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常拂拭,勿使惹塵埃。』悟道了之後,才暮然發現六祖所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一回事(前者是修行過程中,必須自我時時鞭策警惕的偈子,後者是悟道之後的心得)

閱讀完畢回到導航目錄

 

寄托在外的痛苦

Article by 塵緣

每当准备出游,或是有户外活动时,我们会担心遇到坏天气,担心明天是否会下雨。这种类似的担忧在其他事件中也会频繁发生。担忧物价上涨,而采购商品;担忧自己的健康,而服用各种补品;担忧子女的前程,而准备很多财富。

 

甚至有些看似积极的活动,其根本也是担忧的心态。例如有些人去化妆,去美容,甚至还去整容,而实际上那是担忧自己的长相不够漂亮。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渐渐老去,头发变白,牙齿掉光,脸上布满皱纹。这种不必要的担忧与执著会让我们焦虑不安,丧失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让我们看一看佛陀给予的启示:一天一位失魂落魄的梵志来到精舍求见佛陀。原来他十四岁的女儿因突染重病而命终。祸不单行的他,赖以维生的庄稼,却又被一场 大火烧得精光。梵志为此苦恼不已,忧愁恍惚,甚至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他听人说佛陀能为人排忧解难,于是特地去拜见佛陀。我最疼爱的女儿突然生重病过世, 我实在无法克服心中的悲伤,希望世尊能慈悲开示。佛陀为其开示: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梵志听后心生法喜,即刻化解了丧女的哀痛。

 

每当出现忧虑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担忧、不安?这些担忧真的会发生吗?其实,对明天的担忧,往往来自于我们不敢去面对现实中的不完 美,或者是想一直保持在安逸的常态中。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外在的事物达到或是满足内心中的某种形象时,那么注定会痛苦不断。因为外在的一切都是无 常变化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像天气一样,一会万里无云,一会乌云密布,一会大雨滂沱(无常)。这种外在的变化我们是无法掌控的,而要求外在和我们 的想法达成一致,这种情况始终是少时,少数。

 

近代高僧弘一大师的一则故事,可以让我们体会其中的用意。一次大师外出到一个寺庙。寺庙的侍者有意想试探大师的修为,所以第一餐饭做得特别咸。用斋后,侍 者问大师饭菜的口味如何。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而第二餐饭,侍者又少放了盐,做得特别淡。他问大师饭菜的口味如何。大师答,淡有淡的味道。侍者由衷 敬佩大师的功夫———无论咸淡,大师都以一颗平常心视之,保持内心的坦然与安乐。

 

与其担忧未来的事情,不如想好现在能做到的事情。世界上没有一条河不拐弯,也不会有永远一帆风顺的道路。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遇到了, 就去解决。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面对现实中的问题。这样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快乐。与其担心明天是否会下雨,不如学会坦然欣赏雨中别样的人生,走好当下的每一 步路。

閱讀完畢回到導航目錄

 

为什么静坐就很多妄念

Article by 塵緣

前兩天與朋友談起打坐(靜坐)問題,朋友告訴我說:「不修法不打坐就没有妄念,一修法一打坐妄念特別多……」

不是的。這是因為平時心亂,看不見念頭在竄動,等到我們心裡稍微靜下來之後,就看見念頭在妄動了。

要怎麼將妄念止息下來呢?修內觀的就將我們的注意力專注在一呼一吸中。修念佛的就用耳根來攝意根。用耳根靜聽念佛的聲音把妄念攝著,因為心無二用,一心聽 念佛,專注在佛號上,妄念就自然不動了。所以念佛要專注在「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或「阿彌陀佛」(地藏菩薩)(觀音菩薩) 等聖號。一個字一個字的聽得清清楚楚,才能把妄念攝住不動。同樣,持咒也需要一字一字從心裡過,耳朵聽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攝住妄念不動而入定」,不然你人坐在這裡,嘴裡念咒或佛號,腦子里面卻七想八想,妄念紛飛,那怎麼達到定的功夫呢?

閱讀完畢回到導航目錄

 

同理心和慈悲心

Article by 塵緣

台灣名作家黃春明搭火車,搖晃中不小心撞到高中生後,被罵『反正你快要死了。』;李家同教授對菁英高中生演講,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時,台下學生大笑;一群國中生集體霸凌同學,還張貼上網;這些故事不禁讓人問,我們有教孩子「慈悲」嗎?

談起慈悲,有些人會聯想宗教中擁有高尚的情操及奉獻的人,德瑞莎修女、史懷哲等等,也會認為「眾生皆平等」、「愛你的敵人」是「聖人」們才做的到的,凡夫俗子要慈悲很難,「教孩子慈悲」更是不容易。

 

佛卻認為,人類的才智與慈悲是與生俱來,並且協調地存在。但長大之後,常只專注於聰明才智,忽略了慈悲心,生命常因而失去了平衡。

慈悲心如果真的是與生俱來,如何啟發它呢?我認為是從同理心做起。

有位跑業務的朋友分享,二十幾年前勤勞的他可以拜訪客戶三十多回,但就是無法拿到訂單。學習一些成長課程後,他才知道問題出在當年的自己,完全無法同理客戶的心,不能瞭解客戶的需求,怪不得做不到生意。

看來,先別談遠大的「慈悲心」,擁有同理心至少會讓人工作或生活都能「順利」一點。單從這現實面來考量,父母可真是別錯過了孩子「同理心」的培養。只是「同理心」如何培養? 首要是父母的「身教」。

 

一位囚犯的小學孩子,最近好同學都不敢跟他玩。原來是同學的母親最近得知她孩子的同學父親是位囚犯,竟要求孩子疏遠他。我有一位六歲的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說媽媽告訴他小粒的柑不好吃,給印尼女傭吃。父母的示範,真是讓人擔心長期下來,孩子會變得麻木不仁。

二是由師長帶領練習同理心,從實例中讓孩子學習讀到別人的心情與需求。 同理心來自接觸及瞭解,想像對方的感受,進而同理這個感受。從生活中發生的事、新聞事件、課外讀物或電影故事,父母可以試問孩子:「你覺得他現在的心情如 何?」「他為何會這樣做?後面的需求是甚麼?」「你的感受如何?」多練習是不二法門。 有些父母帶著孩子參與志工服務,過程中教導孩子觀察別人的需求,傾聽別人的想法,同時與孩子分享自己參與服務時的感受,這些孩子很明顯地較能同理他人,也 更容易興起願意幫助別人的想法。

 

《我到我們的世代》一書作者柯柏格認為,同理心讓我們因了解別人感覺而產生共鳴,如果我們用開放的心胸來接受同理心,我們就更能感受別人的傷痛,也會有一股想要幫助他人的急迫感。越具有同理心,就容易興起慈悲心。

閱讀完畢回到導航目錄

文章陸續收錄(原創)

歡迎多來瀏覽、共修

Anchor 100
Anchor 1
Anchor 2
Anchor 3
Anchor 4
Anchor 5
Anchor 6
Anchor 7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