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地藏菩薩本願經

开经偈(第21页):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来源】這首偈的由來,據說是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由於武則天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對於華嚴經非常地愛好。

總覺得晉譯的六十華嚴欠缺得太多了,不完整,感覺到非常地遺憾,所以就派了特使到印度去求這部經,看看有沒有完整的本子,在這時候于闐國的三藏法師得到有這個本子,連法師一起請到中國來,這個法師實叉難陀,這是請他來之後,主持翻譯華嚴經。

 

這個人在西域那個時候,也是非常有聲望,知名度相當高的一位法師,我們中國這些大德,乃至於帝王,對他都非常景仰,特地把他聘請到中國來,在那個時候聘請 是皇帝聘請的。那麼他來的時候,帶來了華嚴經,也不完整;但是比晉譯的經多出了九千頌,所以一共有四萬五千頌,大經的義趣已經能夠看得出來了。譯場規模也 非常大,武則天自己也常常去參與。補充這麼多,完整的意思大致上能看得出來。

翻成之後,武則天給這個大經題了一首開經偈,我們現在念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首偈武則天題華嚴經的,一直到今天,我們談經都 用她這一首開經偈,她這一首偈做得非常之好,非常地圓滿,後來的法師大德,想再做一首沒有辦法,不能超過她,所以還用武則天的偈。

 

在這裡為諸位解釋一下開經偈的意思:無上甚深微妙法:沒有甚麼可以比得上或高得上那麼深奧不可測及微妙不可思議的佛法。百千萬劫難遭遇:劫是代表極長的時 間,分小劫,中劫及大劫,一小劫約有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一中劫有二十個小劫,而一大劫則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那么百千萬劫,就可想而知是要經歷無數 的年份了。

 

為什麼百千萬劫難遭遇呢?因為我們眾生流轉六道,不知等到何時何日才可投生人間,大德們常說: "投得人身,如盲龜每百年一次,從海底爬升上滿佈木板,而偶有一空隙的海面上透氣般難得", 況且六道之中,天道和修羅道眾生,樂多於苦,而只顧盡享天福,少有修行。天道眾生的壽命從五百歲至八萬劫不等,視乎在二十八個天中那一個天而定,第一個天 名四天王天,一日等於人間五十年,而第二個天名帝釋天,一日則等於人間一百年,如此類推。鬼道眾生的壽命通常都有千多年,鬼道一日則人間一個月,而鬼道眾 生忙於四處覓食,少有聽聞佛法和修行的。

 

畜生道眾生的壽命是六道眾生中最短的,從數小時至少有數百年不等,亦是難得聽聞佛法和修行。地獄道眾生終年終日受苦,無有出期,談何修行和聽聞佛法呢?而 人道眾生是苦樂參半,反而是最佳修行的地方。雖同生於人間,亦只有福份的人,才可以有機會聽聞佛法和修行的。所以這句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應好好的珍惜這 個人身來好好去修行。

佛門中廣傳一句話: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

 

我今見聞得受持:我現今已很幸運的能夠見到佛法和聽聞佛法了,並且還接受了佛法和堅定信心守持佛法。願解如來真實義:我願望能夠真正了解明白經典內佛所教 導真實不虛的意義。所以,這首《開經偈》的意義深奧重大,我們誦經時每逢誦到這首《開經偈》時,應合掌以真誠恭敬的心來誦,那麼對於經文的理解或可有不可 思議的收獲呢!

 

释意無上甚深微妙法(没有更好、更高的了;没有比佛法更好的法门了)百千萬劫難遭遇(佛陀说人是轮回的,不只是一世,这里就说明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只一世人就可以接触到佛法,而是历尽了很多很多世的轮回,或者才有机会接触;在灭法时期遇到的甚至是似佛非佛的邪法、心外求法、伪佛法、附佛外道等等)我今見聞得受持(今天我有机会接触到了,听到了、看到了,就应该立刻接受,并且学佛之以恒、坚学习)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很希望好好的了解真正的佛法,了解如来(佛)的真正意思)

 

念开经偈的意义】许多法师、佛学老师传法时,一定会念开经偈,原因是尊师重道。所有的佛法都是释迦摩尼佛告诉我们的,没有佛陀我们绝对无法了解生命觉悟的定义,所以开经偈一定也会三读“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同时表示希望了解到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说给我们知道的真正佛法。南無,梵文:णमो,译为“礼敬”、“皈依”、“归命”之意。

 

参考例子】很多人看了地藏经,就以为自己理解了地藏经内容,其实是依文释意(只根据字面理解内容,牵强附会,不求甚解)。很多人误解“地藏” 就是地狱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甚至错误的把宝“藏” 理解成埋“葬” 之意。照字面解读佛经,只能了解表面,是无法理解真实意思的,这不是你懂中文就可以解说的“字”。就好像念佛号,不能只是念而不明白,而是必需深入了解佛号的意思,每一个佛号都有一个深层的意思,只有了解了相关佛号定义才能做到与佛感应。

 

【同意的佛偈】華嚴經 “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

這四句偈的意思是,如果沒有人詮釋佛法,無論多聰明的人,都不會明白經中的真實義。就好像在黑暗中的寶藏,如果沒有燈光照明,就算有一對明亮的眼睛,都見不到寶藏。燈光,是代表說法者。

阅读完毕回到导航目录

 

地藏菩薩本願經 经题释意

【误解】很多人(包括出家人)误会地藏经只能够在所谓的农历鬼月超度时念,平时都不敢去碰,理由是“地藏” 是管阴界的,平时念会招鬼。这其实就是依文释意的误解。

 

实际定义地藏经其实是一本教导我们如何找回我们的如来宝藏、自在的心,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不被外界控制我们,因此地藏经也有“小本华严” 之称。举个例子,我们买了一片还没有开拓的土地,要舒服享受花园清静,一定要先清理干净这片土地、种树裁花一番后,才能享受,而清理的过程则是充满汗水的。这片土地,其实就是我们的心地,《地藏经》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清理干净自己心地障碍物(贪嗔痴)的法门,清除心地的杂质,当我们清除了杂质,我们心地的如来宝藏就会出现,也就成佛了。

注: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宇宙、世界观的介绍,是一本真正的科学论,《华严经》记载中不少的介绍都成为今天科学的论据。广义地说,《华严经》谈整个宇宙,《地藏经》谈个人的小宇宙。

 

【地】心地,心里的净地,例如心地慈悲。心法、心内求法(“心”,是佛教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佛法以“心”为根本。佛教所说的“心”,不是指心脏,佛教说的“心” 即是“觉”,即是“佛”,“心” 又称“真心”、“本心”。“心内” 就是指自己的内心世界,心地就是心里的土地),佛陀告诉我们说要从自己心内寻找真相,要做自己的主人、要做自己的佛,而不是靠外部环境获得解脱。今天你要快乐、要悲伤,要成佛要成魔,一切看你个人决定,不应该由别人去主宰。为什么我们不能做自己的主人呢,因为是我们太过依赖外界,被外界控制了我们的心,结果自己障碍了自己,例如外人说我们闲话,我们会不高兴,这就是被外法所影响而不自在与不自主。如果我们淡然处之,不动如如,这外界的刺激就无法生效了。

心内求法对立的是心外求法,例如心外无佛,却四处去寻找神佛,相信外部有个主,主宰了我们的快乐、幸福,主宰了我的一切。

 

【藏】宝藏、如来宝藏的意思,如来(梵语:Tathāgata),佛的十大称号之一,而不是指埋藏的意思。我们任何人都有一个心地如来宝藏,就看我们怎么找回着心地如来宝藏。我们每个人都有心地如来宝藏(无价之宝),但是我们不了解、也不懂在那里,甚至不会使用。举例给你一块藏着金质的石头,如果你没有工业技术,是无法有效获得其中的黄金。

 

【菩萨】菩萨,即菩提萨埵(梵文:बोधिसत्त्व bodhisattva)的略称,bodhi 菩提 + Sattva 有情,意思为觉悟的有情众生。

什么是众生?佛陀说的众生是指“缘和合产”,不管是人、植物、石头或者气象,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众多的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单独成立,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单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所有事物的存在发展都与其他事物之间充满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子空气由78%的氮气、21%氧气、还有1%的稀有气体和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再举个例子,人是如何“众缘和合产生” 形成的呢?我们由父精母血合成了躯体,但是躯体没有神识(就是所谓的灵魂),还必需通过我们自己的神识才可以合成一个生命体。再举个例子,一部车子是由许多部件合成。所以,佛教不是迷信的学说,相反是超科学的理论。

:众生分有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有情众生是指有感觉、感情,例如人、动物等等;无情众生是指树木花草、山河大地等等。)

:菩萨是已经觉悟的人(众生),我们(众生)则是还没有觉悟的人;凡夫就是迷路还没有找回本性的人,菩萨则是已经找回佛性的人)

 

【本愿】本--本来的佛性;愿--不会被动摇的愿望、愿力。本愿就是不会有妄想、执着、分别心,并且不会因为轮回迷失了本来心地(佛性)与愿望,一直贯彻始终,不会变更本来的佛性与愿望。

 

【为什么要成佛】成佛只是一种表现的说法,不是指成了以后坐在神枱让人供奉,只是“吃香”。成佛是指找到自在,自在的心,自在的人生。我们现在都不是自在的人生,我们会被外界许多事物、事务牵制,例如我们想出国旅游,但是可能因为工作、家庭、经济,导致我们无法分身实愿去旅行。这就是不自在的典型,就是我们不能为自己做主,又例如生病,你能阻止自己生病吗?当然不能,你只能预防,但是未必有效;你能阻止老的到来吗?当然也是不能的,因为这是自然法则,无常的苦。

阅读完毕回到导航目录

 

問:我聽很多人說《地藏經》是超度亡靈的經典,地藏菩薩是管轄地獄與陰府的大鬼王,可是老師妳為何一直再三向我們強調,學佛必須從《地藏經》開始的呢?

 

答:很多人把《地藏經》當成是祭度幽魂的一部經典,所以僅在盂蘭盆會期間誦讀它,其實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誤解。實際上《地藏經》是佛門四眾佛弟子必修的經典。

眾所周知《地藏經》是佛門的一部孝經。孝道是佛法的基礎,孝養父母是做人的根基,度眾生就是孝親的延展與擴大。佛陀在《華嚴經》裡告訴我們「天下男子是我 父,天下女子是我母」。這個就是孝親的擴充,延展。反過來說,一個連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怎麼能夠相信他會愛護眾生,會救度眾生呢?所以,離開孝道就沒得佛 法,佛法就是孝道的擴展和深入。

 

《梵網經》說:孝順父母、師長、三寶。孝順是至道之法,孝名為戒。這個對於孝道的解釋,非常透徹。《地藏經》說,地藏菩薩示現婆羅門女、光目女,孝親度親 的事蹟,地藏菩薩正是以一念孝親之心,而發展為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偉誓願。這個就是給我們修行的人作出了典範。

 

《地藏經》除了是佛門的孝經,也是佛陀的遺囑。佛陀在圓寂前,有兩部遺囑。一部是《佛遺教經》,另一部就是《地藏經》,地藏經是佛八十歲臨入滅時在忉利天 講的。《遺教經》是告訴我們佛弟子,佛滅度以後,我們修行應該以戒為師,戒律住世就是佛住世,戒律滅了,就等於佛真正入滅了。所以佛弟子必須遵守佛門戒 律,「佛」能不能長住世,佛教會不會滅亡,就看我們對於佛陀最後的遺囑如何看待了。

 

佛在《地藏經》裡對地藏菩薩托孤,在忉利天宮托孤,托的什麼呢?這個範圍就廣了,時間就長了。就是從佛滅度後到了彌勒菩薩成佛之前,這一長段時間內所有的 眾生都包括在內,著重在人道,天道。為什麼在人道,天道? 因為人、天道的眾生是法器,人天道的眾生容易修行。容易成佛,把人、天道的眾生度了,就有更多的人來作度眾生的工作。包括了這麼大的範圍,這麼長的時間的 眾生在內,當然也包括了我們在內。所以這遺囑,涉及的時間很長,範圍很廣,也體現了佛陀的悲心之深重,深怕後世末法的我們墮入三惡道,叫地藏菩薩要多方的 保護,救度,這個就像我們的父母臨終時,諄諄地告誡,反復的叮嚀,所以佛陀講《地藏經》,十方諸佛都來出席,都來讚歎,就顯示了這部遺囑的重要性,也說明 了十方諸佛對於眾生都是如母憶子。因此這部遺囑也可以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共同的遺囑。

 

當年弘一大師在聽講《地藏經》的時候,情不自禁在講堂裡忍不住放 聲大哭。今天我們學這部經,應該生起佛恩深重難報的思想,不忍聖道衰,不忍眾生苦,才發得起菩提大願。我們大家都應當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負佛陀的 遺囑,荷擔如來的家業。

 

《地藏經》「囑累人天品」裡,佛是這樣說的,概括起來有四句話「現在、未來天人眾」。當然包括我們都在內。「吾今殷勤咐囑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 惡趣」。佛陀擔心我們墮入三惡道受苦。我們學了這部《地藏經》,使我們體更加深深體會會到,身為一名佛教徒,必須知恩報恩,體會到佛恩深重,難以回報。

 

第除了以上兩點,《地藏經》也是我們為人處事的教科書。裡面講的非常具體,告訴我們教導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來修學佛法,如何面對生,老,病,死等問題,如何處世,如何居家等等。

 

如果能夠依《地藏經》修行,我們就能止惡修善,消災免難。這個非常具體的指導, 只要我們能夠這樣做,必然就會得到很大的利益。

《地藏經》是一部講因果規律的經典。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深入因果論就不懂得佛法,不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受用。虛雲大師說得很明白「因果二字把佛所 說的法概括無餘了。」這個結論可不是隨便下的,離開了因果就沒得佛法。他又說「因果二字是一切聖凡、世間、出世間都逃不了的!」不僅是我們凡夫逃不了,有 神通的人也逃不了。他用這個「逃」字,這個字份量很重、很貼切!

 

印光大師說:「諸佛成正覺,眾生墮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凡夫二六時中,種的都是殺盜淫妄的惡因,當然改天得的果報就在六道輪回裡面受苦果。如是因,如是果。種污染的因,當然得污染的果報。種清淨的因,才能得清淨的果報。

印光大師也告訴我們:「信因果者,其心常 畏,畏則不敢作惡;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肆,肆則無所忌憚。經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正是如此。」又說:「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 亂」。所以我們今天作為佛弟子,必須明因識果,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虛雲大師提出學道的先決條件,第一個就是深信因果,第二個就是嚴持戒律,因為不信因果就守不住戒律,這是肯定的。所以這一點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關係都非 常密切。《地藏經》對因果談得很具體,裡面所說的絕對真實不虛,沒有信心的人,就會把這部經看成神話,那是非常錯誤的事,如果不好好深入探討因果,菩提道 上就會障礙重重。

 

阅读完毕回到导航目录

待续

地藏本愿经完整讲解 马来西亚佛学网
地藏本愿经完整讲解 马来西亚佛学网

地藏菩薩本願經

小提示:2014年12月20日开课,每个星期日增加地藏经讲解一直到释意完结为止,希望同修们可以多留意本页面,共同精修地藏菩薩本願經,以便有一天你也决定宣扬时,可以使用,阿弥陀佛(合十)。

课程老师:塵緣

课程记录、整理、上传:鄭光傑

场地提供:芙蓉万茂谢女士 May Cheah

Anchor 1
Anchor 100
Anchor 2
Anchor 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