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寻沙漠中消失的古城—約旦
约旦是一个披着神秘面纱的国家,至少对大部分的马来西亚人而言。
她是中东唯二没有出产石油的国家,所以很贫穷;
但是自独立以来的四任国王都是英明君主,约旦人是幸福的。
周旋在列强之间,约旦拥有的,是上天赐予的大自然景观;
以及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永不沉没的死海,纳巴泰人的佩特拉古城,
古罗马杰拉什古城,酒红色的沙漠,
约旦远比你想象中还要精彩。
永不沉没的死海
约旦最著名的景点有两个,分别是死海和古城佩特拉。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水域,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408米,可以说站在死海海边,实际上已经是在地中海海底深处了。
死海(Dead Sea),从这个地方被发现开始,就一直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 “躺”在海面上阅读,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梦想之一。死海,就是实现这个梦想的地方。
由于死海的盐份极高,因此在海上玩耍时,人体基本上不会下沉。即使是不会游泳的旱鸭子,只要放松地躺在海面上,就会自然而然地飘浮起来,非常好玩!
死海位于约旦的西部,与以色列相接。死海长80公里,宽处为18公里,表面积约1020平方公里,湖面平均深300米,最深处415米。无出口,进水主要靠约旦河,进水量大致与蒸发量相等,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天然水体之一。
死海 Info
住宿:死海是约旦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周围有许多知名酒店。酒店拥有较清洁和安全的四海沙滩,公共沙滩则会有比较多人潮。
死海戏水二三事
由于,死海的海水比大洋的海水咸上8倍,海水溅入眼睛可不是好玩的事情。因此,到死海游泳可千万不能扑通一声跳下去,会浮不见得会游。不少人以为死海浮力大,人沉不下去,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戏水。其实不然。在死海漂浮切忌动作过大而弄出水花溅进眼睛。关键是海水盐分太浓,哪怕有一小滴进入眼睛,都会难受得要命。有经验的人都会带上一瓶淡水放在岸边,以便用来及时冲洗。
此外,岸边的结晶体坚硬带刺状,很容易划破皮肤。进入死海,平时微小到你自己根本察觉不到的细小挠破处马上就有灼热感,真如同“伤口上撒盐”,不过经过死海盐浴后,伤口会好得快。另外,大部分死海海滩都是颗粒较大的鹅卵石沙滩,经常打赤脚走路的人,在沙滩上站起来甚至走一步都感到脚底疼痛难忍,所以下死海还是要小心。
最天然美肤圣品
来到死海,千万不能错过最天然的美肤产品—死海泥。早在古罗马时代,死海泥的美容、治疗作用就开始闻名遐迩。据说,用美貌和智慧征服世界的埃及艳后克利佩特拉更是不惜在千里之外的死海边修建行宫,甚至为了霸占死海泥,鼓动安东尼多次发动战争。直到今天前往约旦死海享受死海泥浴依然成为时尚的奢华体验。阿拉伯皇室更是把他们尊享的死海泥作为最高贵的礼品送给国外的领导人和最高贵的朋友。
在死海岸边有着许多天然的死海泥,旅客可以涂抹在身上,然后享受20分钟的日光浴,再进入死海里冲洗,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的皮肤光滑无比,就像是抹了一层婴儿油般。长期使用死海泥,有助于保持肌肤柔滑。
死海之所以被称为死海,是因为海里几乎没有任何的生物。死海的盐分,比一般的海水高出8.6倍。死海海水的味道是咸极至苦,如果沾到眼睛会产生强力的不适,须及时以清水清洗。
消失的王国—纳巴泰人的佩特拉
古老而神秘的“玫瑰红城”,印第安那琼斯(Indiana Jones)的宝藏宝库,古城佩特拉,传说在夕阳照射下会变成玫瑰红的建筑,同时也是最新出炉的“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佩特拉拥有太多太多的荣誉,随便一项都是惊世骇俗的成就。来到约旦,如果没有去过佩特拉,是不可思议的。
公元前6世纪,古老的纳巴泰人(Nabataeans)在约旦这片土地上生活,并在后来建立起一个繁荣和强盛的厄多姆王国(Edom)。佩特拉古城就是这个国王的都城,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地理位置。这座古城是纳巴泰人的心血结晶和最高建筑成就,距离现在的约旦首都安曼以南250公里处,隐藏在一条连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峡的狭窄的峡谷内。
佩特拉一词源于希腊文“岩石”(petrus)。很可能《旧约全书》中称的“塞拉”(意义也是岩石),即摩西出埃及后“点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学者认为《旧约》中的塞拉只是指石头,而不是一个城市的名字。
佩特拉的兴旺,在于陆地商路的繁荣和兴盛。后来,当海上商路逐渐兴盛,更多的地中海国家和阿拉伯国家通过海路进行商业贸易时,这条路地上路就开始萎缩了,这也造成佩特拉后来的没落,并被后人所遗弃。在沙漠里沉寂了数百年后,佩特拉才在公园1812年,被一个名叫约翰·伯克哈特的瑞士探险者重新发现。
绵延1公里·蛇道
要进入佩特拉古城,必须经过漫长的路程。佩特拉古城的地理位置可说是空前绝后,因为它就藏在一座非常隐蔽的山谷里面。蛇道(Sig)是佩特拉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佳的烟幕。蛇道的入口并不宽敞,两边的峭壁直入云霄,这条道路最宽处7公尺,最窄的地方只有2公尺,只能容许一辆马车通过。
蛇道全长约1公里,旅客可以选择步行,也能乘坐马车或骑马进入古城参观。骑马或乘坐马车更节省精力,但是步行却能让你更仔细地欣赏周边的美景。可别以为一条小路两面峭壁就没什么好看了,事实上,蛇道的景观丰富着呢!既有古代用来输水的输水道,还有峭壁上的一些雕刻和石像。而且,由于峭壁很高,高到足以遮挡阳光的直射,加上峡谷特殊地形而造成的凉风,让旅客即使行走在蛇道中,也不会感到炎热。
宝库卡兹尼
蛇道尽头处,隐隐约约能够看到举世闻名的佩特拉标志性建筑—卡兹尼宫殿(Khazneh)。在全世界所有的宣传册子里,佩特拉的照片都是这座建筑物的外貌,也就是被称为玫瑰红城的“宝库”卡兹尼。
这座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物,高40米,宽27米,高耸的柱子,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塑像,整座建筑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形。这座建筑融合了多个文明的特色,既有纳巴泰人的风格,又有古希腊后期的特点。
卡兹尼名为“宝库”是因为传说这是历代佩特拉国王收藏财富的地方。整个殿门分两层,下层有两根罗马式的石柱,高10余米,门檐和横梁都雕有精细的图案。殿门上的约3个石龛中,分别雕有天使、圣母以及带有翅膀的战士的石像。宫殿中有正殿和侧殿,石壁上还留有原始壁画。巨大的卡兹尼,让任何站在前面的人都显得极其渺小。
古城废墟
在卡兹尼宫殿旁边有一条小路,通往佩特拉古城的真正遗址。要知道卡兹尼虽然闻名世界,但却只不过是佩特拉古城最外围的一座建筑物,里面还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存在。
佩特拉也被称为“遗失古城”(Lost City),因为在14世纪时,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城市,彻底消失在人们眼中。如今,漫步走进这座古城遗址,除了漫天的黄尘,就是各种外形凄惨无比的建筑物。经历了千年的风沙侵蚀,这些在岩石上开凿出来的建筑物,有的已经看不清原来的面貌,有的则侥幸保留的大部分的轮廓。
由于这座城市曾经遭到古罗马帝国的侵袭和占领,因此当看到古城里面有一座露天剧场时,也就不觉得奇怪了。这座露天剧场面积不算大,可能受限于古城的狭隘环境。不过,露天剧场的主要外观依然被保存得很好,依稀可分辨出山坡式座位和舞台。
四周山壁上雕凿有更多的建筑物。有些简陋,还不及方形小室大,几乎仅能算洞穴;另一些大而精致—台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层柱式前廊,所有这一切都雕筑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里。这些建筑群是已消失的纳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庙。
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两方尖碑,山腰再往上一些是另一块被夷平的地,约有61米长,18米宽。高地被理解成用于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高祭台上是放祭品的地方,纳巴泰人供奉两个神:杜莎里斯和阿尔乌扎。
酒红色的沙漠—月亮谷
“那巨大峭壁上深红色的日落, 那围墙大道上倾斜朦胧的火焰。”
《智慧的七根柱子》—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
瓦迪拉姆(Wadi Rum)—阿拉伯语意为“酒红色的沙漠”,是约旦最壮观的沙漠景观,因科学家论断这里的环境地貌酷似月球,又称“月亮谷”。
英国军官兼战争英雄劳伦斯(Thomas Edward Lawrence)形容瓦迪拉姆沙漠:浩大,一望无际,似神殿般的广阔。约旦南部的瓦迪拉姆沙漠是他曾经纵横驰骋的地方,也是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的主要外景地。瓦迪拉姆是约旦最壮观的沙漠景观,又被称作“月亮谷”,因为它像月球表面一样宁静沉寂。
但是沙漠并非真的像一眼看上去的那样沉寂。仔细观察,你会在沙地上寻到骆驼、狐狸和鹰的脚印;约旦皇家自然生态保护协会也在这里为非洲大羚羊建立了一个保护区;到了春天,雨水带来小丘的绿意,银莲花、红罂粟和约旦的国花黑鸢尾花次第开放,一片生机,吸引着博物学家从四面八方向沙漠集结。
至于人类活动,则有那霸田时代留下来的神殿,证明瓦迪拉姆在2000年前已经是一个圣地。贝都因人至今遵循着祖先的生活方式游牧在沙漠腹地,黑色的帐篷和聚集的驼群是他们家园的标志。你会发现,从身着传统长袍的贝都因人手中接过一杯香气馥郁的阿拉伯咖啡,绝对是毕生难忘的经验。即使沙漠警察也是一道风景,他们的警察局设立在一座城堡中,警察穿着传统的卡其色制服,骑着骆驼巡逻。
月亮谷的美让人觉得很难以亲近,这块荒地的美就像电影中的画面一样:沙子峡谷、整块岩石组成的沙丘、天然的拱形峡谷和龟裂、晨曦与黄昏各种颜色的变化、闪烁的繁星,这一切都让这里美得无与伦比。
往事如烟杰拉什
在目前还保留的众多古城里,许多都因为被逼让路给现代化发展,而导致面目全非。即使保存得最好的古城,也免不了出现各种格格不入的现代化设施。可是,在杰拉什古城,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这是一座完完整整的古城,安静地矗立在杰拉什市郊。看透了千年的风霜,纵然岁月在这里留下了痕迹,却还给它一个完整的面貌。
杰拉什古城(Jerash)离首都安曼北面80余公里,城墙内的面积约有50公顷,以现代眼光来看,这规模作为一个城市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在两千两百年前,这却是当时的巨型城市。
杰拉什也是中东地区内保存状态最良好的罗马风格城市,它旧名是Gerasa,最初罗马人把它归纳在叙利亚地区内一齐管辖,后来因为这里的商业逐渐发达,它就被提升为当时中东四大名城之一,并由该处城邦政府直接管理。公元3世纪初叶,由于罗马帝国政治动乱,杰拉什一蹶不振,以后又随着拜占庭帝国的兴起、波斯人入侵和王朝的更迭,杰拉什又经几度盛衰。
公元8世纪中叶,阿巴斯王朝兴起定都巴格达,杰拉什几次强烈地震让许多建筑毁于一旦。公元9世纪,具有悠久历史的杰拉什销声匿迹。直到1806年才被德国旅行家欧里赫发现。
杰拉什 Info
门票:外国旅客每人8第纳(约RM36),15岁以下儿童免费
小題:椭圆形广场
椭圆形的中心广场是杰拉什的核心区域,由同心圆方式排列的石板铺成,广场现存的廊柱有64根。环绕着爱奥尼亚石柱,周围建有边廊供人行走。在罗马时期广场是集会和举行重要庆祝活动的场所,中央曾有一个正方形高台,安放着一座雕像。广场这里是最能代表杰拉什的形象,因此也是旅客最喜欢的拍照留念地点。
小題:哈德良拱门
公元129年,杰拉什为迎接罗马皇帝哈德良,建造了如此宏伟精良的凯旋门。后来,杰拉什决定将凯旋门扩建成南城门,可惜直到最后,这个扩建计划都没有完成。如今,这座拱门成为旅客进入古城的第一站,通过这道拱门后,杰拉什古城就逐渐显出它的面貌。
小題:阿特米神殿
假如这里真有过地震,那么这古城中央阿特米神殿(Temple of Artemis)遗址上的几根擎天巨柱,就不只是杰拉什古城的鲜明标志,更可以算是人文奇观了。阿特米神殿留下来这些大理石巨柱,每根直径都约达2米,高度约20米,大概就是6层楼高度。
小題:半圆形露天剧场
杰拉什如今保存得最完整的建筑,就是半圆形露天剧场(The South Theatre)。这座可容纳3000名观众的剧场,直到今天还有举办夏季歌剧演出,世界歌王帕瓦洛蒂和卡雷拉斯,也都曾经在这个古城的千年历史舞台上献唱。
小題:加冕大道
在城中央,有条加冕大道,据载就是因为迎接公元一世纪那时的罗马皇帝哈德良来巡游而建筑的。这座城市在繁荣期间,人来人往,世界各地的商人都聚集在这里,为这个地方带来无数的财富,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
編稿:古罗马人是富有侵略性的民族,当他们占领了新的领土时,就会把自己原本的文化完全移植。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凡是古罗马占领过的领土,都拥有许多古罗马建筑,而当中最让人惊叹的就是古罗马竞技场和露天剧场。
大中題:红海明珠亚喀巴
红海是世界上著名的潜水天堂,由于海底红藻生长茂盛,把海水都映成了红色,于是得名红海。亚喀巴,就是这片海域上的一颗明珠。
在非洲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有一片颜色鲜红的海,这就是红海。它是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像一条张着大口的鳄鱼,从东北向东南,斜卧在那里。它长约2000多公里,最大宽度306公里,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北段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通,南端有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通。海内的红藻,会发生季节性的大量繁殖,使整个海水变成红褐色,有时连天空、海岸,都映得红艳艳的,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因而叫它红海。实际上,在通常情况下,海水是蓝绿色的。
亚喀巴(Aqaba)则是约旦最南端的一个海滨城市,位于亚喀巴湾的顶端。亚喀巴也是约旦唯一的海港,同时也是约旦南部重要的工业中心和红海著名的旅游胜地。
想要在这片海域感受那美丽的海水和红海的独特气息,最佳方式是乘坐游轮到海上一游。从码头出发,全程大约二至三小时。游轮会沿着亚喀巴行使,沿途可以看到城市的景观,以及众多矗立在海岸边的国际知名酒店。
游轮不大,但是却能参与各种活动。唱片骑师(DJ)播放热歌,你可以和乘客一同尬舞;也能到船尾的沙滩椅上享受日光浴。午餐将在船上享用,丰富的约旦风味将让你回味无穷。到了海上某处,船长会呼吁乘客跳入大海体验红海之美,如果有准备潜水镜还能看到美丽的珊瑚呢!
編稿:游轮 Info
Fun n Sun
网站:www.fun-n-sun.com
大中題:马赛克之城马达巴
位于尼伯山偏东南、约旦唯一高速公路边有一个叫作米底巴(Madaba)的小镇。据说是约旦最早的基督教城市之一。这里最出名的就是遍及全程的马赛克宗教拼图,而最具盛名的就是圣乔治教堂内的麦赛克彩色中东地图的拼图。
当年地图布满整个教堂大厅的地面,由于连年的战争和地震,老教堂毁坏殆尽,后来的基督教徒们在残破的地板基础上重新修建圣乔治教堂。虽然地图已残缺不全,但是,其精美的拼图工艺、地理位置的准确以及地图的多功能用途都令人叫绝,很值得观赏。
另外,随着历史的变迁,原来的基督教城市进入了大量的阿拉伯人类,所以,现在的小镇信奉回教的人群在人口上反而成了多数,小镇里最醒目的建筑反而是高耸的清真寺宣礼塔了。不过,据说小镇里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回教徒完全能和谐共荣,很少出现矛盾。有时间的旅客在这里多住几天一定会有比马赛克地图更动心的收获。
大中題:七山之城安曼
安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3000年前便已经存在。由于坐落在7个山头之上,故有“七山之城”的美称。
安曼(Amman)是约旦首都和全国最大城市,经济、文化中心,安曼省省会,也是西亚地区一个重要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中心。位于阿杰隆山脉东部的丘陵地带,临安曼河及其支流。
早在3000多年以前,安曼便是一个小王国的首都,当时叫做拉巴斯·安曼。信奉古埃及太阳女神(即阿蒙女神)的阿蒙人曾在这里建都,称之为“阿蒙”,意为“受到了阿蒙女神的保佑”。
历史上,安曼先后为亚述、迦勒底、波斯、希腊、马其顿、阿拉伯和奥斯曼土耳其侵占。马其顿时代,称菲尔特尔菲亚,635年阿拉伯人征服此地,始称安曼。中古时代早期一直是西亚、北非贸易中心和交通要道之一。7世纪后趋于衰落。1921年为外约旦酋长国都城。1946年成为约旦哈希姆王国首都。
安曼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区充满着浓厚的阿拉伯风土气息,这里保存有很多罗马帝国时代的遗迹,如斗兽场、露天剧场以及宫殿等。斗兽场呈圆形,整个地面用石头铺成,平坦而坚实。斗兽场附近是露天剧场,整个剧场用巨石砌成,看台为阶梯式,可容纳五六千名观众。站在剧场的顶端可以观赏附近的许多名胜古迹。剧场设有3层看台,每个座位都能清楚地看到舞台上的表演。
裸露于地面的遗址还有市场、祖尤斯庙、艾尔特尔斯庙以及东罗马帝国时期的教堂、水塘、浴池等。还有许多罗马帝国时期的遗址至今仍埋在地下,等待挖掘。
大中題:约旦旅游资讯
国家:约旦哈希姆王国 (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
首都:安曼 (Amman)
语言:阿拉伯语,大部分人也通晓英语。
人口:约700万。
宗教:约旦是一个回教国家,但在中东国家里属于开明派。
地理:基本上是一个内陆国家,亚喀巴湾是唯一出海口。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东部和东南部为沙漠。沙漠占全国面积80%以上。
最佳旅游时间:约旦的首府安曼和西部山地都属于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全年都气候温和,最热月7月的均温在26-33℃之间,最冷月1月的均温在7-14℃。每年的10—次年的5月是约旦的雨季,约旦的雨季只是相对干季来说,降水较多,气候较温和湿润,非常怡人,是约旦旅游的最佳时节。6—9月是约旦的干季,气候非常干燥,所以不便于旅客出行。约旦河谷与南部、东部为大陆气候,雨量稀少。
货币:第纳 (dinar),1 dinar = 约RM4.5
时差:比大马慢6小时
电压:230V 50Hz
插座:两脚扁形、两脚圆形、三脚扁形、三脚圆形
国际电话区号:+962
注意事项:
1.到约旦须签证,手续交给旅行社就能办妥。
2.约旦的昼夜温差大,冬季出行要带大衣,夏季出行也要带薄外套。
3.约旦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国家,想要更好在这个国家旅游,出发前建议先简单地了解一些历史,包括纳巴泰王朝、古罗马帝国、基督教史和回教史。
特别鸣谢:Royal Jordanian Airlines
每周有三班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安曼,分别是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10.10pm吉隆坡起飞,5.15am抵达安曼。
网站:www.rj.com
推荐旅行社:Airlink Travel & Tour Sdn Bhd 安旅游有限公司
电话:03-8060 1199
网址:www.airlink-travel.com